新闻中心News
beat365入口0佣金革命能否重塑外卖市场格局 京东挑战美团饿了么
京东正式上线佣金”模式高调切入外卖市场,向美团、饿了么等巨头发起挑战。这一动作不仅标志着京东首次切入万亿规模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更可能引发外卖行业商业逻辑的深层变革。 2025年2月11日,京东集团宣布上线外卖服务“京东外卖”,并以“0佣金”模式招募商家入驻。此举不仅是自身业务边界的突破,也直接向美团、饿了么以及新兴的抖音本地生活发起挑战。京东希望凭借供应链和物流优势改写行业规则。 京东选择此时入局外卖市场基于多重战略考量。首先,京东核心电商业务增速放缓,而外卖作为高频消费场景,能带来大量流量,并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反哺京东主站的商品推荐算法,形成跨场景协同效应。其次,京东通过“京东到家”布局即时零售,收购达达强化即时配送能力,但始终缺乏一个覆盖餐饮、商超、药品等全品类的超级入口。外卖服务的上线将与京东到家、beat365平台七鲜超市、药京采等业务形成矩阵,构建“30分钟生活圈”的完整生态。此外,京东试图将自身在供应链管理、仓配一体化的能力复制到外卖领域,为连锁商家提供“中央厨房-前置仓-门店”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京东外卖打出“0佣金”旗号,直击当前外卖行业的核心矛盾。数据显示,2024年美团外卖平台佣金率约为18%-25%,beat365平台叠加配送成本后,餐饮商家实际利润率普遍不足5%。beat365平台中小商家甚至出现每单亏损只为维持曝光量的现象。京东的0佣金政策(仅收取3%-5%的技术服务费)可立即使商家成本下降15%-20%,对盈利能力脆弱的餐饮业者构成吸引力。不同于美团外卖依赖佣金收入的单一结构,京东可通过交叉销售实现盈利,如外卖用户跳转至京东主站购买高毛利商品,利用餐饮消费数据提升精准营销效率,向商家提供供应链金融、数字化管理系统等付费工具。 京东正在构建一套新的合作范式,开放用户消费数据帮助优化菜单设计及促销策略,提供“一键接入京东供应链”入口降低食材采购成本,依托京东冷链实现预制菜企业“工厂-区域仓-消费者”的48小时极速达。这种从“收租”到“赋能”的转变,可能重塑平台与商家的关系。 京东外卖的入局将对外卖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价格体系重构方面,美团与饿了么面临两难选择,跟进降佣会冲击营收,维持现状则面临商家流失风险。短期来看,二者可能通过分层佣金平衡收支,但这会进一步加剧中小商家的生存压力。配送效率升级方面,京东物流在全国布局超1500个前置仓,拥有20万名配送员,其“仓配一体化”模式可将外卖配送时效压缩至15-20分钟。市场分化方面,京东可能采取双线战略,在一线城市主打品质外卖,下沉市场通过“京喜”子品牌整合地方小吃、夫妻店,利用社区团长降低末端配送成本。 尽管势头凶猛,京东外卖仍需跨越三大障碍。首先是用户习惯迁移的成本,美团、饿了么已占据用户心智,且具备强大的会员体系。其次是运力调配的复杂性,外卖订单具有明显的波峰波谷特征,如何在高峰期灵活调度配送员,同时避免闲时运力闲置,需极强的动态调度能力。最后是监管与舆论风险,0佣金模式可能被质疑为低价倾销,引发反垄断调查,若京东强制商家二选一,将重蹈巨头覆辙。 京东外卖的终极目标或许不止于餐饮配送,而是关于“本地生活数字基础设施”的争夺。技术层面,京东或将外卖数据接入智慧城市系统,辅助商业选址。供应链层面,构建餐饮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路数字化。金融层面,依托京东科技为商家提供基于实时流水的信用贷款。若这套体系跑通,京东有望从“零售平台”进化为“城市服务运营商”,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京东外卖的0佣金革命本质上是一场用零售思维改造服务业的试验。短期来看,商家争夺与用户补贴必将导致行业震荡;长期而言,胜负手在于能否将供应链效率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提升。当外卖竞争从流量战争走向效率战争,京东的入局或许预示着本地生活服务2.0时代的真正到来。 马斯克“从政”未满月 特斯拉市值蒸发1.65万亿元 多线作战引发股价下跌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蓬勃发展,自主品牌占据着市场主导地位,但仍有一部分消费者倾向于在合资品牌中寻找新能源选项,遗憾的是,这些合资品牌产品往往因设计落后、配置不足和技术短板而未能满足消费者期望。这种情况造成了“合资新能源不行”的普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