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2024年度“百强乡土人才”风采小杂粮也有beat365网址大市场——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董孔军

2024-11-16 23:10:19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谷子、糜子自古以来是国人眼中的传统粮食品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成了特色小杂粮,深受国人的喜爱。

  “我们省农科院最新推出的‘农谷23’获评国家一级优质米,米色黄亮,是一个非常优质的黄小米品种。我们常年和种植大户、合作社合作,把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到生产中,才能把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日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董孔军如是说。

■2024年度“百强乡土人才”风采小杂粮也有beat365网址大市场——记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董孔军

  董孔军从事糜子、谷子种质创新、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已有20多年,先后参与或主持完成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0余项,育成糜子品种11个,谷子品种8个,成果惠及省内外30多个县的农民,为我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家庭养殖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粮食稳产高产,根本出路在科技。董孔军选育的陇谷10号是我国第一个高蛋白谷子(籽粒蛋白质含量高达18.84%)品种,也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谷子新品种。他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出我省第一个抗除草剂谷子新品种陇谷11号,解决了谷子除草间苗的技术难题,促进了谷田的耕作制度改进。陇谷029号、陇谷032号米色纯正、米质优良,是国家二级优质米品种,育成的谷子新品种陇谷23号被评为国家一级优质米品种。选育的糜子品种陇糜9号平均亩产209.9公斤,适口性好。陇糜10号国家平均亩产261.68公斤,适种范围广。近年选育的糜子品种陇糜17号、陇糜18号、陇糜19号亩产均在236公斤以上,这些品种蒸煮品质优良,米色黄亮,米饭松软,糜面糕点香甜,口感较好,是适宜加工的糜子新品种,均被评为优质黄米品种。

  多年来,董孔军育成的陇谷、陇糜系列小杂粮品种在省内外累计示范推广2141.34万亩,新增粮食48742.31万千克,新增饲草45420.79万千克,新增产值141602.46万元。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0余次,培训指导乡镇、企业、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和农民8000余人次,受到糜谷种植户、专业合作社及企业的广泛好评。

  虽说就职于科研单位,但对于董孔军来说,一年待在办公室的时间屈指可数。他不是在下乡,就是在下乡的路上。他通过构建谷子糜子抗旱种质鉴定技术体系,提高了种质资源鉴定精准性。采用常规育种,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选育新品种,提高了谷子糜子品种育繁效率和水平。

  谈及20多年前向农民推广自己培育的首批新品种时,董孔军说:“当时,我骑个自行车挨家挨户免费送种子,苦口婆心给农户讲种植优势,帮农户算经济账、分析收益。种植成功后农户发现,收益的确比之前的老品种好很多。”如今,随着经营主体的变化,昔日的小杂粮有了大市场。董孔军便直接与乡村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对接,以确定推广规模和种植范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技术可以帮贫困地区解决生产难题,扶产业则能让成效更长久。我省谷子糜子主产区基本与贫困连片区重合。董孔军介绍说,我们把产业技术示范和扶贫相结合,在白银市会宁县老君镇建立了小杂粮科技帮扶产业园,省农科院与会宁祥泽小杂粮合作社有长期的合作,我们选育的品种由合作社示范推广。由试验站团队提供技术指导,提供新品种、新机具和新技术,专业合作社以订单形式种植和收购,探索出了“农户+合作社+基地+科研单位”的脱贫模式,使文岔村的贫困面从2013年的61.79%下降到2019年的0.54%,实现整体脱贫。

  对此,会宁县有关方面负责人坦言,小杂粮种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不仅推广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beat365登录新模式,因地制宜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了大面积提高单产上,有效推动了全县杂粮作物产业的发展,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新乐章。

搜索